9月20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万人非遗巡游展演在万众瞩目和期待中拉开大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汇聚于此,共同演绎了一场民族文化的狂欢,生动展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
当天下午2点,作为本次巡游的起点,丹寨县锦鸡广场锣鼓喧天,处处洋溢着欢乐和喜庆的氛围。参加巡游的46支队伍身着盛装齐聚一堂,以芦笙等民族乐器为中心,向外围成了多层同心圆,大家跟随音乐节奏,跳起来、舞起来,沉浸在热闹非凡的氛围当中。
武汉游客吴恒启说:“特地从武汉赶到丹寨来参加丹寨非遗周,我们今天要参加巡游,早上还彩排了,特地准备的衣服,融入丹寨非遗周,要融入才能达到真正的非遗传承。”
非遗研学亲子团赵国梅说:“今天非常开心带着孩子来参加非遗巡游,领略各种民族的文化艺术,我希望在我孩子的心里面从小就种下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种子。”
两点三十分,万人巡游在热烈的氛围中正式开始,巡游队伍浩浩荡荡,各民族队伍身着民族特色盛装,宛如一条绚丽的彩带,蜿蜒穿过街道。苗族贾理、苗族锦鸡舞、侗族大歌、苗族蜡染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依次亮相,传承人们以服饰、展品以及歌声、舞姿等为媒介,向观众展示古老而神秘、创新与发展并行的非遗魅力。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早早在街道两旁翘首期盼,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下巡游精彩瞬间。
丹寨县苗族刺绣传承人余国敏说:“今天我们带了这个蝴蝶妈妈的这个作品,那个翅膀它长有两米多,宽有1米多,我们十多个绣娘做了十天十夜,才把那个蝴蝶的翅膀做出来,今天好多的游客看到这个造型非常的喜欢,好多人都来拍照,感觉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新加坡游客林钻玉说:“丹寨非遗周巡游蛮壮观的,很好的文化遗产,我们在新加坡是看不到的,我们也很幸运今天来到这边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我蛮喜欢中国的,中国很美,风景很美,我很喜欢。”
都匀游客吴杰说:“我觉得今天就是感受到了我们丹寨人民的热情,我感觉是一种文化的自信,就是让我感觉到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的积极向上,感觉那种民族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
广东游客李卫红说:“没看过这么震撼的场面,我们大老远来到这里,来了一个星期了,就到处游玩,去万达小镇看了表演以及今天的巡游,觉得少数民族很特别,服饰也很漂亮,人也很热情,来到这里很舒服,下次还会来。”
除了丹寨本地的非遗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多项非遗也纷纷亮相,为这场巡游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色彩。气势磅礴的陕西安塞腰鼓,尽显陕北人民的豪迈与热情;庄重而神秘的福建游神,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前行,热闹灵动的佛山醒狮以及河北常山战鼓等精彩纷呈的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为观众带去了一场民族大集结、大团结的绚烂多姿的文化盛宴。
佛山南海醒狮方阵队员黄浩童说:“今年是我学醒狮的第8个年头了,我也很荣幸能来到贵州丹寨参加这个活动,想给观众们展示我平常训练的一些高难度动作,比如说站肩以及坐头,还有一些是从桩上去飞跃的动作。”
陕西安塞腰鼓方阵队员王世虎说:“我们来自陕西安塞的腰鼓表演团,我们这次来了20个腰鼓队员,我们要把陕北汉子的热情带给贵州人民,希望贵州的人民越过越好,希望丹寨非遗周越办越红火。”
河北常山战鼓领鼓张安琪说:“今天我们带来的是常山战鼓里面的‘四下鼓槌’,是我们最后一段最精彩的部分,然后他的体验就是让人感觉在战场上拼杀的那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它节奏也非常的快,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据了解,丹寨县是苗族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拥有8项国家级、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20年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以来,丹寨非遗周已成为全国非遗传承发展、非遗传承人相互交流、非遗产品展示交易、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