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中心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丹寨:“玩”出新花样 非遗大集“好玩”专场吸睛又圈粉
字号:

9月20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迎来第四天,一场汇聚全国20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文化盛宴持续升温。“五好非遗大集”中“好玩”专场汇聚了八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体验,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夜幕降临,丹寨县万达小镇灯火璀璨、人流如织。在剪纸展区,施秉、镇远、剑河三县苗族剪纸同台亮相,风格各异、韵味独特。剪纸艺术家巧手翻飞,不一会儿,一张平淡无奇的纸张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令观众叹为观止。



江西游客蔡文娟说:“我是特意来参加这一届的非遗年会,也是第一次来到贵州丹寨,感觉这里的人非常淳朴、很热情、很阳光,还有全国各地的206项非遗在这里进行展示,我感觉意犹未尽,我逛了两天还没有逛完。

剪纸艺人谢怡蓉说:“我们苗族剪纸不只是手艺,更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每一刀每一剪,都在表达我们对自然、对祖先的敬畏与情感。”



在另一边的天柱手工编织展位,竹编手提包、手链、项链等编织产品琳琅满目。编织艺人手指翻飞,一根根竹丝在指尖舞蹈,渐编织成兼具实用与美感的生活饰品。

手工编织艺人龙晓辉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喜欢这些传统手工艺,我们在保留老手艺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设计,让竹编不只是‘老物件’,更是时尚配饰。”

除了展示精湛的非遗技艺和文创产品,现场还设有互动体验区。游客可亲手尝试制作泥哨、剪纸与编织,在一刀一剪、一编一织中,深度体验非遗背后的文化与智慧。

江苏游客张美琳说:“没想到自己动手做剪纸这么难,但也特别有成就感!非遗不再是‘老古董’,真的可以很好玩、很亲切。”

北京游客何月说:“带孩子来感受传统文化,亲手编一个小竹篮,既动了手,又学了知识,这样的旅行特别有意义。”




在传承中创新,正成为非遗发展的新动力。众多非遗项目在传承古老技法的同时,不断融入现代审美与实用功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力。这些饱含民族智慧与情感的民间艺术,正通过互动与体验走近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实现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