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婚丧陋习,兴仁镇烧茶村创新推出“红白三条”,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全面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减轻习俗负担的同时,又促进产业增收。
2022年5月,烧茶村通过“3+N”模式开展“院坝协商”,达成简办酒席“红三条、白三条”合约事宜。“红白三条”,明确红事方面“不婚闹、限车辆(不超10辆)、简随礼(不超100元)”;白事则规定“简流程、控开销、禁铺张”,配套“合约食堂”集中办宴。此外,以“龙杆约定”互助模式,省外务工人员以100-150元资金补偿替代劳力,实现“一家有事百家帮”乡土共同体。
2023年以来,全村简办红白事43起,节省红白事开支210万元,户均年节省开支超千元,年均人情支出减少30%~50%,宴席成本降低50%以上,极大缓解低收入家庭压力。
破除了陋习,资源向生产、就业、养老等领域转移,村民们把心思、精力、时间放在产业谋划、增收致富上。村党支部牵头,采取支部带实体、党员带群众的“双带”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流转闲置土地500亩。村集体经济从2019年100万元跃升至2024年300万元,另与周边相邻5个村“抱团发展”吊瓜种植2000亩,一个充满生气活力的产业链初具雏形。如今,蓝莓、吊瓜、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达2500亩。茅台集团通过订单收购模式,让蓝莓成了村里的“致富果”。
产业磁力,吸引游子归巢。返乡青年杜芳城领头创办企业。“我们村种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以前在浙江打工,总惦记着家乡的好山好水好茶青。”机器轻鸣、茶香四溢,杜芳城满脸笑意。他的茶叶加工厂,不仅孵化出优质的白茶和毛尖,盘活村里的原始资源,更提供众多家门口就业岗位,让更多村民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2024年,全村集体经济约3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和效益分红等,村民户均收入达1.82万元,迈进“双超村”行列。烧茶村还先后入选省州文明单位及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8年以来,村“两委”用村集体经济公益金为60岁以上老人缴纳个人医疗保险总计约37万元。2025年,村集体经济稳中有升,有望突破300万元。目前,蓝莓第三茬采摘收关,乡亲们的饭碗端得更稳。
烧茶村以“红白三条”移风易俗为切口,融入党建、产业、文明的生动实践,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希望注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