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中心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丹寨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简介
字号:

丹寨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西部,因海拔较高,自然气候凉爽,素有“云上丹寨”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940平方公里,辖4镇(龙泉、兴仁、排调、扬武)、2乡(南皋、雅灰)、1个街道(金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金钟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农业园区(绿海蓝星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22个村(居、社区),总人口17.9万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水、汉等多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占89.69%。

隋朝时属牂牁郡,唐朝属黔中道应州地,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元代始有建置。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境内始有建置,置夭坝长官司,管理今县境及巴榔、阳基等地苗疆土务。明洪武七年(1374年),夭坝长官司归顺明廷。清雍正七年十二月(1730年1月),朝廷准建八寨厅,厅治在今老八寨。八寨厅建制一直沿至民国初年。1949年12月4日丹寨县城解放,12月6日,建立丹寨县人民政府。同时建立城关办事处和扬武、兴仁区人民政府及龙泉镇人民政府。丹寨是历史上数支苗族迁徙路线上的居留地,是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祭祀蚩尤的“祭尤节”的地方,民族风情浓郁,民族节日众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苗族贾理、锦鸡舞、古法造纸等8项国家级、22项省级、34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授予“中国鸟笼之乡”“蜡染文化之乡”“锦鸡文化之乡”等称号,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地处长江、珠江流域的清水江、都柳江水系上游分水岭,海拔在600-1700米之间,具有独特、宜人的气候资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气温22.8℃,森林覆盖率70%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2000个,环境空气质量始终稳居全省前十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是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这里土壤富含人体必需的硒、锌微量元素,盛产优质硒米、硒锌茶,是“中国硒米之乡”和“中国富硒锌茶之乡”。山水之美与矿产富集花开并蒂,这里有盛开万亩杜鹃的龙泉山,有“中国最美十大梯田”之一的高要梯田,有被誉为“黔东第一瀑”的排廷大瀑布,有茶香四溢的马寨万亩茶园,有天下奇泉打鼓井,有千姿百态的彩色金瓜洞,有绿色宝库猫鼻岭森林公园,有翻鼓节之乡清江苗寨,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丹寨万达小镇在万达小镇,既有汇聚非遗文化的时尚街区,更有远离城市喧嚣的幽静宁谧,走进迄今1500多年的石桥皮纸作坊,看村里古朴的传承人,用一道道复杂的流程工艺,将构树皮幻化成一张张皮纸,仿佛跨越时空,触摸到千年的古文明。

面向珠三角、背靠大西南,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和厦蓉高速、沪昆高速穿过县境周边。凯羊高速穿城而过并连通两条高铁和两条高速。县城距省会贵阳市110公里,距凯里市50公里、都匀市40公里,深度融入“凯里半小时经济圈”和“贵阳1小时经济圈”,是贵阳、重庆等地通往“珠三角”及东南沿海的“桥头堡”,成为贵州省南下通道经济带和承接泛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