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丹寨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为目标,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较好的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按照国家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有关要求及时清理调整公布的权责清单,目前梳理25个县政府部门(不含垂管部门)权责清单(2021年版)共有行政权力3129项,其中:行政许可183项、行政处罚2443项、行政强制134项、行政检查133项、行政确认20项、行政征收13项、行政裁决2项、行政奖励30项、行政给付16项、其他类155项,待县政府常委会审定后下发。二是在注册登记中持续推进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确保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减环节、减窗口、减时限、降成本。全县依申请六类网上可办理为100%,梳理零跑腿事项1405项,时限压缩率达90.57%。投放自助终端机3个,涵盖交警部门违章处罚,驾驶证换证体检、照相,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打印等事项。县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设置部门一窗7个、综合分类一窗5个、部门专窗2个,共受理办件22569件,初步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信息共享、集成服务、限时办结”目标。二是持续优化依申请六类事项网办深度,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县直各进驻部门优化办事流程,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线上办理。目前,全县共梳理“全程网办”事项数(依申请六类)788项,全程网办成效为41.78%,办理业务260余件。三是全面落实国家“跨省通办”部署,通过“账号授权”“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等方式,先后与“云上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联盟第二批134个区县,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浙江省婺城区、诸暨市、上城区、淳安县、桐庐县、滨江区7个区县,以视频连线和现场签约方式达成“跨省通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计推出“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483项(含国家梳理的132项跨省通办事)。截至目前,全县办理“跨省通办”事项723件(包括手机APP业务受理数),主要集中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领取养老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居民身份证异地补领(换领)、出具异地贷款证明、公积金异地转入(转出)等事项上。四是坚持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系群众桥头堡”作用。我县共接到工单740条(其中省转办34条,州转办706条,到期已处置工单722条,未到期工单18条),涉及建议类4条、举报类34条,求助类526条、投诉类140条,咨询类36条,工单处置率100%,形成了全县12345服务热线“一个号码对外、统一平台受理、统一按责转办、统一限时办结、统一督查督办、统一评价反馈、统一失责追责”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五是根据中央、省、州文件精神及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县市场监管局对国务院明确的《中央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全国版)》和省政府明确的《地方层面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2021年贵州版)》进行认真对照梳理,在县级权限涉及的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有71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事项8项,审批改为备案事项4项,实行告知承诺事项12项、优化审批服务事项47项,共涉及15个部门。市场监管局已将相关工作要求函告各相关部门,确保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六是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2021年3月29日召开全县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培训会,2021年6月2日制定印发《丹寨县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梳理了公安、交警大队、医疗保障、市场监管、教育、民政、林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8个单位,主要涉及户口迁移、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公司设立登记、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审批、社会团体成立登记、生育保险待遇核准支付、教师资格认定等共28项证明事项,最大限度减轻群众、企业证明事项负担,目前,全县共办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181件。
3.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全面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印发《丹寨县2021年营商环境大提升工作方案》《丹寨县2021年领导干部挂帮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保障县域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二是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15次安排和调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三是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选聘9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为丹寨县2021年-2023年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重点对各单位、乡镇(街道)行政审批、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行业服务规范、行政执法、窗口服务等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加大督查问效力度。及时梳理和明确各部门每月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重点内容,并进行跟踪,形成工作通报。目前已向相关单位、乡镇下发营商环境工作提示单10期,督查通报10期,预警提示单1期,县委领导就营商环境提升工作约谈3家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通过约谈的方式,倒逼各单位进一步重视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确保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五是强化服务企业工作。创新实施“两员”制度,按照一企一名县级领导挂帮,一名科级干部协调,一名干部全程服务的要求,与企业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目前已对全县77家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结对服务,着实解决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难题;六是对县域企业服务实现全覆盖,着力打造“贵人服务·满意丹寨”营商品牌。对全县2627户中小微企业按照行业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压实包保责任,并明确全县33家部门(乡镇)400余名干部职工按照“划片分区、全企覆盖、全员参与”的原则建立网格化开展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干部职工深入80余户重点企业开展走访服务300余人次,帮助解决重点问题事项25件,协调解决一般困难问题事项100余件;七是全力以赴抓好“国考”“省评”工作。督促各部门按照州级要求,抓好“国考”责任落实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省第三方营商环境评估,目前已经完成相关评估工作。
(二)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规定》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机关项目合同起草和审查业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关于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机关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工作。2021年来对12份文件(其中规范性文件5份)进行合法性审查,提供法律建议101件。
(三)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进一步推动民法典贯彻实施。2021年5月8日、9日组织全县民法典宣讲团成员、乡镇、村(居)两委干部、“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人员等635人参加“推进民法典实施贵州省基层普法队伍‘万人大培训’”,同时参加测试,进一步深化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工作。2021年8月2日至5日组织律师到各乡镇(街道)开展“推进民法典实施贵州省基层普法队伍‘万人大培训’线下定向指导”讲座6场次。2021年以来组织民法典普法宣讲团和宣传组先后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民法典宣传9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待现场咨询100余人次、发放民法典手册800余册,举办讲座7场次,参与聆听讲座300余人,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尊法的法治意识。
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丹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丹府办函〔2019〕60号)(以下简称“三项制度”),通过严把公示、记录、审核等关键环节和重要关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政府公信力。2021年1月1日以来开展行政执法6077件,其中行政检查5204次,行政处罚案件605件,行政许可案件257件,行政征收征用案件3件,其他类型行政执法案件8件。
(四)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加强行政调解工作。一是不断加强行政调解工作,规范行政调解行为。根据《黔东南州重大行政争议诉前沟通协商办法(试行)》,召开诉前协商7次,参与诉前协商2次,经协商原告撤诉3件。二是加强对全县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7个35人,其中,专职调解员3人、兼职调解员32人。2021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649件,调解649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610件,调解成功率为93.9%。
2.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印发<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中法委〔2020〕5号)文件精神,经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3月印发了《中共丹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关于印发<丹寨县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2021年丹寨县人民政府收到行政复议申请7件,受理4件,不受理3件,共审结案件4件(其中终止审理4件),直接纠错率为0%。
3.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落实好《关于推进“两降一升”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法治云”平台协调指挥体系作用。2021年我县共收到一审行政诉讼27件(其中涉及行政赔偿19件,不动产登记2件,行政确认2件,行政协议2件,公益诉讼1件,其他1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率100%。
(五)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我县按照上级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相关文件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了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实行政务公开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积极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质量,推进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数据开放共享。一是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将县政府网站打造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二是积极推动政务新媒体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运行维护的微信公众号“丹寨县人民政府网”和新浪微博号“丹寨政务”全州排名均靠前,指导监管各部门注册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新浪微博、头条等新媒体账号15个科学运维,发布信息2000余条,同时督促指导各相关部门清理、关停僵尸号14个。三是全面推动政府网站建设,努力打造便民服务平台,严格“三审三校”的同时畅通依申请公开渠道。2021年来政府网站累计发布各类信息7317篇。
(六)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1.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是权力推动全县政务服务一网受理、一网反馈、一网汇聚,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共8109项政务服务事项统一接入贵州政务服务网,其中进驻县及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事项2161项。二是积极宣传推广手机公积金、交管12123、掌上12333、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等手机APP已实现的92项高频事项“掌上办、移动查”。
2.加强政务信息联通共享。一是大力推进大数据在政务服务中的运用,通过电子证照共享核验,最大程度便民利企。组织上传证照种类108种、录入证照数据535471份,证照共享调用121679次。二是按省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中应用的通知要求,切实抓好电子证照与事项材料关联工作,积极推广“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离婚证、营业执照、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行车证、社保卡等高频证照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互认互用。目前,全县电子证照与事项关联数为920项。三是积极推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全县共申请制作行政审批电子印章254枚(其中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41枚,6个乡镇1个街道213枚),已启用23枚,共使用电子印章70677次。
(七)健全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2021年3月30日和5月11日县政府常务会议组织学习《刑法》《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根据省、州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着眼全县,立足丹寨实际,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印发《丹寨县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于2021年3月19日公布在丹寨县人民政府网站。2021年4月23日县委书记对《丹寨县2020年行政(行政赔偿)诉讼败诉案件情况分析报告》作出批示,要求县政府高度重视,强化调度,切实解决行政诉讼败诉率高问题,4月25日县政府召开会议进行调度,狠抓落实;6月7日召开县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全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题研究我县贯彻落实意见;6月11日召开丹寨县“两降一升”工作调度会,通报了2020年丹寨县行政案件情况和对2021年1-5月丹寨县行政诉讼一审案件预判分析,切实抓好行政诉讼“两降一升”工作。县政府主要领导在7月21日和8月16日分别着急有关人员召开个案协调会就“两降一升”工作作出安排。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抓好法治宣传工作。坚持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和学法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水平,促进学法用法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抓好行政复议工作。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规范行政复议办案程序,进一步做好重大行政复议案件的审查工作,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量。三是抓好法律顾问工作。扩大政府法律顾问对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项提供法律服务的范围,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决策水平。四是抓好执法监督工作。加大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的换发和执法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县行政执法水平,同时加强对各单位行政执法风险预警。五是大力推进“三项制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落实好《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开展好执法案卷评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