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中心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报
丹寨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字号:

2023年,在县委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为目标,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优化政府机构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一是按照国家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有关要求及时调整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实行权责清单目录化、编码化、动态化管理。二是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3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确保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积极推进“减证便民”工作,严格按照《贵州省容缺承诺审批暂行办法》,推进涉及县级层面的45项事项开展“容缺承诺受理”审批模式,2023年共受理容缺事项10件,告知承诺事项1978件。

(二)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一是全面推进服务事项“三减一降”。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标准化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压缩本级申请材料、承诺时限等服务要素。目前,标准事项平均材料数压缩至4.64个,事项办理时限压缩了70.77%,即办件事项占比30.39%。二是全面推进“异地办”扩容提质。认真落实“跨省通办”改革,依托现有“跨省通办”窗口,探索推进与“大湾区”全域代收代办,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完善线下服务。截至目前,县级政务大厅综合窗口共受理跨省通办业务140件(其中,与大湾区8个城市开展跨省通办业务52件)。三是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按照“省级统筹、全州统一、县(市)联动”的原则,完成1560项标准事项的认定、领取,领取率达100%。四是全面落实服务事项进驻授权。严格按照全州标准化事项清单,各政务服务部门确保本级行使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实质性办理。同时,加大简单即办件的授权力度,最大程度实现收件即受理,最大限度提升服务效能。目前,1560项标准事项全部纳入“一窗通办‘2+2’模式”综合受理范围。五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积极推进多个事项“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印发《丹寨县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将7个部门11个事项集成为1个事项,将原35件申请材料缩减至14件,积极推进我县军人退役报到从“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2023年退役军人一件事办结15件。

(三)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强化“贵人服务”品牌。一是印发《丹寨县对标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先行县”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借鉴省内其他县(市)营商环境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通过两年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进一步探索出一批可借鉴、能落地、有成效的创新举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目前,全县各乡镇(街道)、部门按照方案要求正在积极推进落实中。二是认真贯彻执行《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印发《丹寨县优化营商环境“贵人服务·丹代办”品牌建设推广实施方案》,把办事“不求人”“丹代办”和“两员(部门首席领办员、企业全程代办员)”工作制度落到实处。今年5月,省委改革办将“丹寨县探索优化营商环境‘两员’制度试点”列为2023年“一县一试点”案例。总结提炼的《丹寨县积极推行“两员制”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获得《贵州改革情况交流》2023年第55期采用。推送的《丹寨创新“贵人服务”:专家“坐诊”+“送诊”为企业“把脉开方”》获省投资促进局刊用。6月16日,州营商办将丹寨“两员”服务经验向全州推广。三是探索创新开展党政领导“企业服务日”和专家“坐诊”服务工作新举措,零距离、面对面实现企业服务“最后一米”,为企业提供专业、精准优质的贵人服务,持续擦亮“贵人服务·丹代办”服务品牌,着力打造“两员”服务升级版,有效有力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县干部职工深入各企业开展服务1150余人次,帮助和协调解决企业重点问题困难事项123件,积极宣传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帮助962家中小微企业申报享受各类惠企政策减免资金4539.86万元,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红利。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规定》《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机关项目合同起草和审查业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规定,认真开展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机关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工作。今年以来,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4份,提供法律建议52件(次)。

三、强化决策程序制度落实,提升行政决策质量

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贵州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聘请贵州天合律师事务所、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和贵州万木春(丹寨)律师事务所担任我县法律顾问团队,今年以来,为全县各部门审查文件、合同共计362份,为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决策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法律支持,全面防控决策法律风险。9月1日,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丹寨县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

四、健全行政执法机制,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加强重点领域执法。一是依法加大林业行政执法查处力度。完成行政案件查处53起,其中,森林防火违法案14起、林地违法案20起、危害野生植物案3起、滥伐林木案11起、危害古树名木案2起,人防工程建设违法案2起,废旧品收购违法1起,查案率达100%,执行上缴国库资金382.05万元(其中行政罚款117.94739万元,追缴人防易地建设费264.1万元)。二是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依法依规整治市场环境,2023年以来,规范主次干道流动摊点近3168余个,引导摊点至农贸市场内1452余个。整治清理野广告10000余处、破损广告牌及横幅62幅,宣传活动申报审批30户,审批申报门头牌匾27户。取缔占道流动摊点2192余户、跨门经营1182余户、制止泥车上路112起。规范共享车辆678余辆(次)。完成县城区沿街商户“门前三包”宣传工作并签订责任书,“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100%。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整治46起、制止音响促销62例。拆除北街夜市广告牌及雨棚30余块,整改体育一路夜市门店安装油烟净化器6。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2023年来作出行政处罚17件,罚金共计1970元。三是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围绕“贵州省知识产权运用促进项目”积极培育相关企业申报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项目,按照《2023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丹寨县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及日常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78人次,检查经营户168户,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1件,罚款0.5722万元。有效维护我县专利市场秩序和科技创新环境。

(二)持续抓好慈善事业。发挥慈善组织作用,以“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六一儿童节”“99公益日”开展互联网募捐活动,组织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爱心人士积极参与互联网募捐,募集资金9万元,用于我县困境儿童关爱、助残疾儿童康复。积极争取贵州银行等爱心企业的捐赠,今年以来共接收捐赠款168.38万元。接受佛山市南海区捐赠25万元,用于我县教育等公益事业发展。争取获得“慈德圆梦”基金5万元,资助10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五、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依法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一)聚焦核心难点,推动重大事故专项排查整治。谋划实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面摸清动态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底数,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采取“企业自查+部门帮扶+专家指导”的模式,逐个指导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67条重大事故隐患,其中:部门执法检查发现21条,企业自查46条。各行业主管部门行政处罚102次,行政罚款63.61886万元。消防安全曝光企业共4家,各行业部门约谈企业共45家。

(二)推动“打非治违”常态化。聚焦交通运输、城镇燃气、建筑施工、非煤矿山、消防、生态环境、醇基等新型液体燃料、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刻吸取典型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零容忍”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2023年全县累计查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26279家次,吊销证照数70个,停工停业整顿10家,查处无证、证照不全、证照过期161家次,查处超许可生产经营649家次。其中三项核心指标立案调查296起,行政处罚385.50968万元,行政(刑事)拘留26人。

六、加强矛盾纠纷预防调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加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深入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对“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员等共700余人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75场(次)。选派54名政治素质高、执业水平过硬、社会责任感强和热衷公益法律服务的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122个538人,完成8场538人培训,2023年共参与排查受理矛盾纠纷463件,调解463件,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450件,调解成功率为97%,基层治理法治基础不断夯实。2023年受理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4件,其中民事案件25件,刑事案件49件。

(二)规范行政复议工作。大力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目前丹寨县行政复议专职人员1人,兼职人员1人(为分管领导),县司法局目前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4人。丹寨县设有行政复议办公室1个,专人负责行政复议申请接待工作。2023年来,行政复议案件受理8件,已办结6件,其中终止5件,维持1件,2件未审结,纠错率0%。

七、加强制约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和业务培训。今年6月12日至14日,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培训会,邀请贵州天合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全县行政执法人员作专题培训。制定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行政机关执法案件评查工作方案》,抽取县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督管理、“两违”拆除、应急管理、农业农村、公安、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领域行政执法案件卷宗共70件进行评查。

(二)发挥司法监督作用。持续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2023年以来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9件,开庭7件,出庭率100%,一审驳回起诉6件,败诉1件,驳回诉讼请求1件,1件未审结。认真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落实反馈工作,2023年收到司法建议7条和检察建议14条,已全部反馈。

八、加强信息技术保障,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快全县诚信体系建设。一是印发《丹寨县关于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方案》丹发改发〔2023〕17号,明晰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工作内容,并在信用领域做了严格使用要求。二是组织县市监、住建、司法等县信用办成员单位开展联合办公,加强信息互通,确保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到位。三是加强信用平台体系运用和数据共享,依托“信用中国(贵州)”、贵州政务服务网、“信用中国(黔东南)”、县政府网站等,对我县的信用评价、奖惩情况及时公示公开。四是强化运用新媒体宣传,运用云上丹寨政府网、云上丹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诚信宣传。

(二)强化“互联网+监管”系统运用。加强贵州省“互联网+监管”(一网督办)系统的运用,严格按照贵州省一网督办系统监测处置规程(试行)要求,实时对政务服务事项督办调度、办理时限监察、数据异常预警等工作进行监测。2023年以来,共监测到异常数据142条,完成整改126条,16条正在整改中。

(三)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一是全面推进更大范围“一网通办”。持续提升“全程网办”成效,按照“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结果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的要求,组织进驻部门对全程网办事项进行梳理,全程网办事项占比89.49%(动态调整)。同时,依托省政务中心数字证照平台,认真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时更新电子证照信息。2023年以来,共新增电子证照汇聚4235份,在政务服务过程中运用电子印章7786次。二是全力打造“企业之家”。设置服务企业专家岗2个,采取专家轮流坐班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法律咨询、诉求解决等服务。同时,配备企业管家1名,负责“企业之家”线上线下需求的处置研判、转派、沟通、协调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效能。截至目前,我县组建涉企服务人员队伍45人,涉企办件80件,办结63件,正在办理17件。三是全面推进服务评价规范管理。全面推进“好差评”系统应用在县、乡、村三级全覆盖,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倒逼各部门不断改进工作。2023年以来,我县总评价数48267件,政务服务窗口好评率达99.99%;共计收到热线案件工单1483件,工单按期办结率99.93%,满意度98.97%。

九、深入推进信访法治化试点工作

根据《贵州省信访局贵州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印发《中共丹寨县委办公室丹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丹寨县关于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丹寨县委办公室丹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丹寨县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落实文件,将21项重点任务措施进一步梳理细化为54项责任清单,并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工作时限,做到权责清晰、任务明确。

十、加强组织保障,推动任务落实

(一)坚持高位推动。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2023年全县重点学习培训内容,突出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严格落实学法制度,结合主题教育安排,2023年来,通过集中学习研讨、县政府常务会议等形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及有关法律法规,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理论武装。二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部署,着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1月28日,向州委、州政府报告《丹寨县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月14日,将丹寨县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公布到丹寨县人民政府网站。3月17日,召开我县2022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专题述法,60余名党政主要负责人书面述法和现场述法全覆盖。三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作为县委党校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依托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实现全县公职人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工作人员的法治素质。

(二)广泛深入开展民法典贯彻实施。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通过新时代学习大讲堂、“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民法典的学习。今年以来,全县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50余场次,发放各类普法书籍2万余册,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放法治宣传实用品1万余件,悬挂法治宣传标语200余幅,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

一年来,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个别部门对法治建设重视不够、全县法治队伍力量较为薄弱、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进一步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高水平法治保障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狠抓落实,举办全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讨班,进一步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法治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地转化为法治丹寨建设的生动实践。 

二、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夯实法治丹寨建设基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切实加强政治领导、工作指导、有效督导。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全面做好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当好参谋员、服务员、联络员、调度员、督察员,推进工作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全力形成法治建设大格局。

三、着力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着力实现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管到位,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四、着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着力实现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落实、决策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切实避免因决策失误产生矛盾纠纷、引发社会风险、造成重大损失。推动党政机关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全覆盖,切实发挥好法律把关作用。

五、着力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着力实现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向纵深发展,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六、着力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着力实现人民群众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尊严获得应有尊重,推动完善信访、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持续抓好“两降一升”工作完善诉前沟通机制,深化诉源治理。

七、夯实人员配备和保障,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法律专业人才招录、培训管理,积极选拔培养法律业务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法治工作队伍和法律专业人才,充实部门内设法规和法律顾问股室力量。

八、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创新开展全民普法。明确“法律八进”示范创建标准,推进“法律八进”制度化、规范化,采取民歌普法、双语普法等形式,以民法典学习宣传为重点,深入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大力营造法治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