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金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丹寨县脱贫攻坚“品牌带产业”产业带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2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丹寨县脱贫攻坚“品牌带产业”产业带建设
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2017年5月底前建成一批扶贫产业带。为确保产业带建设标准化,配套基础设施规范化,项目资金投入使用安全化,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产业新动能,走“品牌带产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农户(贫困户)”的“三带”产业扶贫路子,实现产业覆盖全部贫困户,如期实现2018年整体脱贫目标。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示范引领的原则;
(二)坚持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经营原则;
(三) 坚持增收至上、突出“短、平、快”的原则;
(四)坚持绿色发展、突出标准化生产的原则。
三、建设规模及时间安排
(一)建设规模
新建产业带27个,具体安排为:新建高标准蔬菜产业带1200亩,高标准蓝莓产业带1340亩,林下养猪1500头,林下养鸡55000羽,基地养禽20000羽,林下中药材600亩,中药材花卉种植200亩,中药材产业带1650亩,稻田生态渔业950亩,精品水果提子260亩、吊瓜300亩。
(二)产业带布置
1、县城(五里关)——平马寨(高标准蔬菜200亩)、乌坝河台晨(高标准蔬菜300亩)——金竹坪、马田(林下养鸡10000羽、高标准蓝莓100亩)——早开路口、李家桥(高标准蓝莓400亩、龙牙百合100亩)——大老埂至大坡头(林下经济800亩)——省道小簸箕沿线(高标准蔬菜产业100亩)——黄泥塘(高标准蔬菜产业100亩)——摆泥(中药材150亩)——太平(龙牙百合200亩)、太平蛋鸡合作社(20000羽)——石桥、偿卡(高标准蓝莓150亩)——九门(稻田生态渔业450亩)——养雅、四方山、排佐(中药材200亩、林下养鸡15000羽)——排调孔庆。
2、县城(城南大十字)——金山(高标准蓝莓250亩)——马鞍(精品水果提子260亩)——高要、交圭(稻田生态渔业200亩)——高排水库(林下中药材200亩、林下养鸡10000羽)——五一、密告(高标准蔬菜400亩、稻田生态渔业200亩)——老八寨(高标准蓝莓200亩、中药材灵芝100亩)——黑石头、排卡、羊排(中药材灵芝200亩、吊瓜100亩、高标准蔬菜100亩)——扬武。
3、县城(金钟大道)——卡拉(中药材花卉200亩)——食品园(移民搬迁就业高标准蓝莓60亩)——党早甲石巫起(吊瓜200亩、林下中药材400亩、林下养鸡10000羽、林下养殖黑毛猪1500头)——排调(高标准蓝莓100亩)——排调至巫威(中药材200亩)——码 头至石牛(中药材100亩)——刘家坟(中药材200亩)——雅灰寨脚、羊福(稻田生态渔业100亩、高标准蓝莓80亩、中药材100亩)——才尧、羊高(中药材100亩、林下养鸡10000羽)。
(三)时间安排
2017 年3月5日 前各涉及乡镇完成各产业建设带的土地流转工作,4月30日 前完成产业带建设。
5 月20日 前,县政府组建验收组完成对各乡镇所建设产业带进行验收工作。
四、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2500万元,自筹资金1245万元,申请财政补助资金1255万元,补助资金用于补助参与基地建设的村两委主导的产业扶贫合作社。其中:新建高标准蔬菜产业带1200亩,每亩补助资金1000元,共需资金120万元;高标准蓝莓产业带1340亩(参照万亩蓝莓方案补助外),每亩另外补助土地平整和滴灌系统铺设费用2000元共需资金268万元;林下养猪1500头,每头补助1000元,共需资金150万元;林下养鸡55000羽,每羽补助资金20元,共需资金110万元;基地养禽20000羽,每羽补助资金20元,共需资金40万元;林下中药材600亩,(参照万亩中药材方案补助外),每亩另外补助1000元,共需资金60万元; 中药材产业带1650亩(参照万亩中药材方案补助外),每亩另外补助1000元,共需资金165万元; 中药材花卉种植200亩,每亩补助资金2000元,共需资金40万元;稻田生态渔业950亩,每亩补助资金2000元,共需资金190万元;精品水果提子260亩、每亩补助资金2000元,共需资金52万元;吊瓜300亩,每亩补助资金2000元,共需资金60万元。
(二)资金筹措
建设总需资金2500万元,其中:政府财政整合资金1255万元,产业实施主体自筹资金1245万元。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产业带建成后,在产出上,每年可以产生经济效益3893万元,其中:按亩产蔬菜3500斤,按1元/斤计算,年产生经济效益1200亩×3500元=420万元;按亩产蓝莓1000斤,收购价8元/斤计算,1340亩×8000元=1072万元;林下养猪每头150斤,收购价20元/斤计算,1500头×3000元=450万元;林下养鸡每羽50元计算,55000羽×50元=275万元;基地养禽每羽40元计算,20000羽×40元=80万元;林下中药材亩产150斤,收购价20元/斤计算,600亩×3000元=180 万元;中药材花卉亩产200斤,收购价15元/斤计算,200亩×3000元=60万元;中药材亩产200斤,收购价20元/斤计算,1650亩×4000元=660万元;稻田生态渔业每亩年产100斤,20元/斤计算,950亩×2000元=190万元;提子每亩年4000斤,市场价4元/斤计算,260亩×16000元=416万元;吊瓜按年亩产300斤,收购价10元/斤计算,300亩×3000元=90万元。
扣除生产成本2500万元,年可以产生利润收入3893-2500=1393万元,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扶贫和社会效益
产业带基地每年的除草抚育、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摘等为当地提供大量劳务就业岗位,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的一项有效途径:按每年产业带基地生产管理成本1000万元,按70元/人/天计:可以提供就业岗位142857个(天)。1000/3.96=252元,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年可以增加纯收入252元。按照2016年贫困线3146元计,1000/0.3146=3178人,产业带的建成每年可以直接让3178人口脱贫。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生态效益
通过产业带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增加了我县3550亩的绿化面积,可减少雨水直接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并在改善小区域气候,净化空气对我县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实现了环境生态循环,还会对项目区的小气候影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建设模式
围绕“三带”发展产业,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形式为建设模式,通过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与基地建设实现增收,龙头企业与扶贫产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1.企业:县境内涉农生产企业,根据企业生产发展需求,提供相应品种的种苗和种植技术指导。对合作社(基地)生产出的产品进行订单(保护价)收购,或与扶贫产业合作社合股建设和管理基地,根据合股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分红。
2.合作社:以县内各涉及村两委为主导的扶贫合作社作为建设主体。合作社对本村符合种植条件的土地进行流转,按照技术指导和设计要求对土地进行整理后启动建设。对基地产生的效益,合作社必须保证拿出合作社所得部分的40%利润用于贫困户分红。
3.贫困户:以村为单位,原则上贫困户都必须加入所在村产业扶贫合作社,服从合作社统一管理,根据合作社的要求投工投劳到基地的建设和管护,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或劳务入股等形式获取分红,增加经济收入,实现村级集体和贫困农户双增双赢,达到脱贫奔小康目标。
七、保障措施
(一)涉及部门工作职责
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协调产业带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调度各乡镇、部门产业带建设进度;协调茅台生态、昌昊金煌等企业做好技术指导等工作。
县农业局:是脱贫攻坚产业带建设的总牵头单位。负责蔬菜产业、养殖基地、稻田生态渔业等产业的技术指导和产业建设工作;配合林业局抓好林下经济产业涉及养殖业建设的技术指导。
县财政局:负责产业发展建设中政府补助资金的筹措及划拨提供保障。
县扶贫办:负责新建中药材产业技术指导和产业建设工作;配合林业局抓好林下经济产业涉及中药材建设的技术指导。
县林业局:负责林下经济产业带建设中的技术指导和产业建设工作;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
县农业园区:负责高标准蓝莓产业带建设中的技术指导和产业建设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产业带建设中需要配套的产业道路等设施项目的资金筹措和建设。
县水务局:负责产业带建设中需要配套的产业用水等设施项目的资金筹措和建设。
(二)乡(镇)政府工作职责:是产业带建设实施主体,负责产业带建设中的土地流转和产业实施主体的明确等;负责协调土地流转中遇到的各种纠纷等问题的解决;指导合作社完善基地劳务投入管理、资金支付、利润分成等合作社管理程序。
(三)帮扶单位工作职责:产业带建设涉及村帮扶单位,在乡(镇)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帮助完成所帮扶村基地土地流转工作。
八、纪律措施
产业带建设是我县2018年脱贫战略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全县各乡镇和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纳入县年终绩效目标考核管理,对考核评比排位前2名次的乡(镇),给予年终绩效考核总成绩增加1分进行奖励,对考核评比排位后2名次的乡(镇),给予年终绩效考核总成绩扣减1分进行处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