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中心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民族宗教
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喜获2022年度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荣誉称号
字号: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命名2022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卡拉村位于丹寨县龙泉镇东部,距县城3公里,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同时,卡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寨,素有“中国鸟笼之乡之美誉,是贵州东线旅游的重要“打卡地”

卡拉村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紧紧依靠群众,凝心聚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通过发展鸟笼加工、银饰制作两大支柱产业,全村村容寨貌、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呈现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小康村寨的崭新面貌。
    抓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民族团结的组织保障近年来,龙泉镇卡拉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结合村情实际,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出发点,坚持以人本的方针,以共创村居美好明天为目标,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凝心聚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创建工作实施、学习、宣传等方案,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工作机制形成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创建工作有人抓、责任明。

抓产业发展,打造凝聚人心的物质基础卡拉村充分利用几百年的鸟笼编织传统优势,国春银饰公司建设在村内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鸟笼加工、银饰制作两大产业,不断充实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的钱袋子。全村从事鸟笼加工125户,黄发垂髫均会制作,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鸟笼年产量达12万个,年产值650余万元。同时以斗鸟习俗为载体,开发形成“养、驯、饲、栖、赏、斗”的鸟文化产业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卡拉村在省州县民宗部门的支持下,依托国春银饰的带动,转型银饰加工产业。项目带动当地农户、建档立卡户150人就业创业。建设有丹寨非遗手工技艺传承培训基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丹寨特色非遗手工艺制作体验工坊、工艺精品展览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民族工艺品自媒体直播展示平台等功能区以及配套设施。卡拉银匠村分别被省州民宗委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抓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利用每年的春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举办各类文化文艺活动,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其乐融融。每年的“春耕大典”在卡拉村举行,结合卡拉村的风貌,以山、水、田、树、井、吊脚楼为实景,丹寨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农耕习俗、民族文化、生产生活的画面进行创意表达,通过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交流交往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卡拉不断流动。

稿 人:

稿 人:文发昌

人:潘大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